第三节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

2018-02-08 16:26:32来源:老会计

第三节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

 一、会计要素及其确认条件 

会计要素是根据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所确定的财务会计对象和基本分类。会 计要素按照其性质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中,资产、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侧重于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和利润要素侧重于反 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一) 资产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 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资产具有三方面特征: 

(1) 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 资源。(2) 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3) 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 形成的。 

将一项资源 确 认 为 资 产,需 要 符 合 资 产 的 定 义,还 应 同 时 满 足 以 下 两 个 条 件: (1) 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 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 地计量。 

(二) 负债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 时义务。根据负债的定义,负债具有三方面特征: (1) 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2) 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3) 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 成的。 将一项现时义务确认为负债,需要符合负债的定义,还需要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 件:(1) 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 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 能够可靠地计量。 

(三) 所有者权益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所有者权益 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其他综合收益、留存收益等,通常由股本 (或实收资 本)、资本公积 (含股本溢价或资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其他综合收益、盈余公积 和未分配利润等构成。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主要依赖于其他会计要素,尤其是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所有者 权益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四) 收入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 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具有三方面特征: (1) 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 形成的。(2) 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3) 收入会导致所 有者权益的增加。 当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合同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企业应当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控 89 制权时确认收入:(1) 合同各方已批准该合同并承诺将履行各自义务; (2) 该合同明 确了合同各方与所转让商品或提供劳务相关的权利和义务; (3) 该合同有明确的与所 转让商品或提供劳务相关的支付条款; (4) 该合同具有商业实质,即履行该合同将改 变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时间分布或金额; (5) 企业因向客户转让商品或提供劳 务而有权取得的对价很可能收回。 

(五) 费用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 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具有三方面特征: (1) 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 中形成的。(2) 费用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3) 费用会导 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费用的确认除了应当符合定义外,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 与费用相关的经 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出企业; (2) 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 债的增加;(3) 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六) 利润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其金额的确定也主 要取决于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量。


二、会计要素计量属性及其应用原则 

会计计量是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 金额的过程。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 价值等。


 三、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又称会计恒等式、会计方程式或会计平衡公式,是表明会计要素之间 基本关系的等式。会计等式包括财务状况等式和经营成果等式。